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


   

 

    一、土壤及岩石分类

土壤分类表

土壤分类

土壤名称

开挖方法

一、二类土

粉土、砂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粉质黏土、弱中盐渍土、软土(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软塑红黏土、冲填土

用锹、少许用镐、条锄开挖。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者

三类土

黏土、碎石土(圆砾、角砾)混合土、可塑红黏土、硬塑红黏土、强盐渍土、素填土、压实填土

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开挖。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者,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者

四类土

碎石土(卵石、碎石、漂石、块石)、坚硬红黏土、超盐渍土、杂填土

全部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撬棍挖掘。机械须普遍刨松方能铲挖满载者

 

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类

代表性岩石

开挖方法

极软岩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各种半成岩

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法开挖

软岩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用风镐和爆破法开挖

较软岩

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用爆破法开挖

较硬岩

1.微风化的坚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用爆破法开挖

坚硬岩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用爆破法开挖

 

    二、沟槽、基坑、一般土石方的划分:底宽(设计图示垫层或基础的底宽,下同)≤7m,且底长>3倍底宽为沟槽;底长≤3倍底宽,且底面积≤150m2为基坑;超出上述范围,又非平整场地的,为一般土石方。

    三、干土、湿土的划分

    干土、湿土的划分,以地质勘测资料的地下常水位为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地表水排出后,土壤含水率≥25%时为湿土。

    四、挖掘机(含小型挖掘机)挖土方项目,已综合了挖掘机挖土方和挖掘机挖土后,基底和边坡遗留厚度≤0.3m的人工清理和修整,人工基底清理和边坡修整不另行计算。

    五、下列土石方工程,执行相应项目时乘以规定的系数:

    1.土方项目按干土编制。人工挖、运湿土时,相应项目人工乘以系数1.18。机械挖、运湿土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当含水率大于40%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采取降水措施后,人工挖、运土相应项目人工乘以系数1.09,机械挖、运土不乘系数。

    2.挡土板内人工挖槽坑时,相应项目人工乘以系数1.43

    3.挖桩间土方时(不分打灌桩,桩间净距小于4倍桩径的土),不扣除桩体和空孔所占体积,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5。其他桩间挖土方时,也不扣除桩体和空孔所占体积,但不增加系数。

    4.推土机推土,当土层平均厚度≤0.3m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

    5.挖掘机在垫板上作业时,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挖掘机下铺设垫板、汽车运输道路上铺设材料时,其费用另行计算。

    6.场区夯填、碾压,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0.9

    六、土石方运输

    1.土石方场内运输,运距按挖土区重心至填方区(或堆放区)重心间的最短距离计算;场外运输,运距按实际运输距离计算。

    2.人力车、汽车的负载上坡(坡度≤15%)降效因素,已综合在相应运输项目中,不另行计算。

推土机、装载机负载上坡,如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度区段斜长乘以下表相应系数计算。

重车上坡降效系数表

坡度(%)

510

15

20

25

系数

1.75

2

2.25

2.5

 

    七、平整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现场厚度≤±30cm的就地挖、填及平整。

    挖填土方厚度>30cm时,全部厚度按一般土方相应规定另行计算,但仍应计算平整场地。

    八、基础(地下室)周边回填砂、管道底部砂垫层及厚度大于0.5m的地面回填砂,按本章回填砂项目执行。基础(地下室)周边回填其他材料时,执行本定额第二章“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中“一、地基处理”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0.9

    九、本章未包括现场障碍物清除、施工降水及边坡支护,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石方的开挖、运输、回填均按开挖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含工作面宽度、土方放坡、石方允许超挖量。施工坡道土石方工程量,并入相应工程量内。

    二、基础土石方的开挖深度,应按基础(含垫层)底标高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确定。交付施工场地标高与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不同时,应按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冻土下暖土部分挖土,挖土深度按总挖土深度(包括暖土与冻土)确定。

    三、沟槽土石方

    1.外墙沟槽,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突出墙面的墙垛,按墙垛突出墙面的中心线长度,并入相应工程量内计算。

    2.内墙沟槽、框架间墙沟槽,按基础之间垫层(或基础底)的净长度计算。

    3.管道沟槽,按设计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井池的土石方并入沟槽。

    四、基础施工的工作面宽度

    1.当组成基础的材料不同或施工方式不同时,工作面宽度按下表计算:

基础施工单面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基础材料或施工方式

每面增加工作面宽度(mm

砖基础

200(自垫层侧面)

毛石、方整石基础

250(自垫层侧面)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400(自基础侧面)

基础垂直面做砂浆防潮层

400(自防潮层面)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或防腐层

1000(自防水层或防腐层面)

支挡土板

100(另加)

基础砖胎膜

垫层支模板

150(自垫层侧面)

垫层不支模板

0

 

    2.基础施工需要搭设脚手架时,条形基础工作面宽度按1.5m计算(只计算一面),独立基础按0.45m计算(四面均计算)。

    3.做边坡支护时,工作面宽度按2m计算。

    4.坑内施工各种桩时,工作面宽度按2m计算。

    5.管道施工的工作面宽度,按下表计算:

管道施工单面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管道材质

管道基础外沿宽度(无基础时管道外径)(mm

500

1000

2500

2500

混凝土管、水泥管

400

500

600

700

其他管道

300

400

500

600

 

    五、基础土方的放坡

    1.土方放坡的起点深度和放坡坡度按下表计算:

土方放坡起点深度和放坡坡度表

土壤类别

起点深度(m

(含本身)

放坡坡度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

坑上

沟槽

一二类土

1.20

1:0.50

1:0.33

1:0.75

1:0.50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1:0.33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1:0.25

 

    2.基础土方放坡,自基础(含垫层)底标高算起。

    3.混合土质的基础土方,其放坡的起点深度和放坡坡度,按不同土类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4.计算基础土方放坡时,不扣除放坡交叉处的重复工程量。

    5.基础土方支挡土板时,不计算土方放坡。

    6.冻土下暖土部分挖土,放坡应结合冻土的实际开挖尺寸确定,暖土部分上口宽度按冻土部分下口宽度计算。

    六、爆破岩石的允许超挖量分别为:极软岩、软岩0.2m,较软岩、较硬岩、坚硬岩0.15m

    七、挖冻土不分土壤类别,均按实挖体积计算。

    八、挖淤泥,按实挖体积计算。

    九、岩石爆破后人工清理基底,按岩石爆破的规定尺寸(含工作面宽度和允许超挖量)以面积计算。人工修整爆破边坡,按实际修整的边坡面积计算。

    十、回填及其他

    l.平整场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建筑物地下室 凸出首层时,其凸出部分的面积合并计算。

    2.基底钎探,以垫层(或基础)底面积计算。

    3.原土夯实与碾压,按夯实或碾压的面积计算。

    4.回填

    1)沟槽、基坑回填,按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筑物、基础(含垫层)的体积计算。

    2)管道沟槽回填,按挖方体积减去管道基础和下表管道折合回填体积计算。

管道折合回填体积表(m3/m

管道

公称直径(mm

500

600

800

1000

1200

1500

混凝土管及钢筋混凝土管道

0.33

0.6

0.92

1.15

1.45

其他材质管道

0.22

0.46

0.74

 

    3)房心(含地下室内)回填,按主墙间净面积(扣除连续底面积2m2以上的设备基础等面积)乘以回填厚度以体积计算。

    4)场区(含地下室顶板以上)回填,按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以体积计算。

    十一、土石方体积折算系数可参照《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相应规定或由双方按实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