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q7120678 发表于 2014-6-23 20:45:31

材料价差风险范围问题

合同中有关材料涨跌风险范围问题:
一般所指的"实施期信息价",是一个加权平均值,还是各期信息的刊登值?

wtq7120678 发表于 2014-6-23 20:45:31

关注此问题。

baihei 发表于 2014-6-23 20:45:31

各期刊登值的加权平均结果。如果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baihei 发表于 2014-6-23 20:45:31

都有可能。
①理论材料价格
加权平均值A
各期信息的刊登值a1、a2、a3......
各期材料量b1、b2、b3......
招标规定材料价格M
A=(a1*b1+a2*b2+a3*b3......)/(b1+b2+b3......)
判断是否调整,若调整则直接差价=M-A。
②实际材料价格
第一期:确定材料量b1;判断价格浮动是否在调整范围内。若调整则材料的直接差价为a1-M,若不调整则为0.
第二期:确定材料量b2;判断价格浮动是否在调整范围内。若调整则材料的直接差价为a2-M,若不调整则为0.
第三期:确定材料量b3;判断价格浮动是否在调整范围内。若调整则材料的直接差价为a3-M,若不调整则为0.
......
若仅考虑上述三期,则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a1-M)+(a2-M)+(a3-M)
第二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0+(a2-M)+(a3-M)
第三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a1-M)+0+(a3-M)
第四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a1-M)+(a2-M)+0
第五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0+0+(a3-M)
第六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0+(a2-M)+0
第七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a1-M)+0+0
第八种可能: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0+0+0
其中一种可能为差价。
在实际中除①和②外可能还有调整的办法。但是就①②的方法来说②较贴近实际,但是比①要麻烦。从结果来说存在的差异还较大。而①中要确定当期的材料量也是比较麻烦的。建议用方法②,较实际。因为调差是按实际调整的。
另外,方法①和方法②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果是一样的。差异在于,那方法①来说(a1*b1+a2*b2+a3*b3......)/(b1+b2+b3......),可能a1*b1=0,b1=0或....也就是说有某些时候材料的价格不调整。若考虑这些的话应该结果和②相同。而实际上也存这种情况,可见方法①的不合理性。

baihei 发表于 2014-6-23 20:45:31

4#楼的筑龙友,灰常专业,感谢!
我认为:作为过程中期结算(各期进度造价),第2种比较有操作可行性;
但是,作为后期竣工结算,还是应该用第1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材料价差风险范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