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7|回复: 4

旅游区道路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复制链接]

0

主题

2639

帖子

2472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72
发表于 2014-5-17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路系统规划是旅游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道路系统规划要综合考虑资源分布状况、自然地理状况、游客心理因素、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需要等诸多要素。那么,旅游区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5

帖子

52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3
发表于 2014-5-17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的主要目的
      1、保护景区的生态安全
      生态化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景区生态化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促进和保持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景区内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形成生态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吸引力
      生态环境景观是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好的生态环境,景观赏心悦目,使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受。既使是人文景观也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适应的结果。江南古镇以水为灵魂,阆中古城因山水而成为风水宝地。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景区才会有吸引力。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影响到景区的景观品质,旅游吸引力也会降低。浙江雁荡山风景区以溪景著名,但是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多数溪流干涸,潺潺小溪流水的美丽景观不复存在。旅游吸引力减弱,影响了旅游活动。

      3、避免盲目建设,减少景区经营成本
      有些地方在核心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或增加床位,还有的地方放任占景建房,这种行为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等到意识到时又要拆除建筑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我国著名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多年形成的乱拉乱建和商铺林立的现象,让景区应该有的最原始、最珍贵的东西逐渐丧失,成为申遗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为申遗,五台山斥资5亿清理违章建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5

帖子

52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3
发表于 2014-5-17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景区布局后,安全、适用是首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5

帖子

52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63
发表于 2014-5-17 1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绿化规划
(一)、绿地率指标
绿地新建主干道道路绿地率不低于40%;如2002年建设的人民路,绿地率达到61.8%,而且在道路两侧建设了大面积的游园绿地丰收路、塔南路、西环路等道路绿地率都达到40%以上,远远超出标准。
(二)、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道路绿地布局合理,新建道路一般都有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带等。分车带宽度从3米至6米不等,人民路中间分车带宽度达到24米宽,遵循以下原则:一般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与行道树绿带合并规划;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新颖超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一般景观规划中遵循以下原则: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规划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同一道路的绿化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三)、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树种和地被植物一般选择适应焦作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焦作属于北方城市,冬季气候寒冷,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一般选择落叶树种。行道树主要有法桐、黄山栾、合欢、国槐等,观赏树主要有银杏、玉兰、紫薇、花石榴等,绿篱主要有小叶女贞、金叶女贞、丰花月季、海桐等,地被植物主要有麦冬、葱兰、白三叶等
三、道路绿带设计
(一)、分车绿带设计
在分车绿带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二)、行道树绿带设计
在行道树绿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三)、路侧绿带设计
在路侧绿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在2002年创优游园建设中,增加了一批街旁游园绿地。
四、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一)、交通岛绿地设计
在交通岛绿地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如塔南路与丰收路交汇处塔丰大花坛设计中,以装饰为主,充分保证行车安全。
(二)、广场绿化设计
在广场绿地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如2002年建成的人民广场充分发挥了广场的集散功能和景观功能,已经成为焦作市的标志性绿地广场。
(三)、停车场绿化设计
在停车场绿地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五、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
在道路绿化与架空线的处理关系上,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如站前路法桐每年都要进行修剪,树形为开放型树冠。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 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3

帖子

2564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64
发表于 2014-5-17 1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1、市场导向原则2、经济效益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综合配套原则5、地方特色与国际标准统一原则6、适度超前原则7、以人为本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5-1-9 01:46 , Processed in 0.0252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