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3|回复: 5

寻求安装预算援助

[复制链接]

0

主题

2868

帖子

2691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91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电缆头?用来做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7

帖子

2534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34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两根电缆的接头啊,工程中敷设电缆的时候,不可能是一根电缆 铺设过去,需要两根电缆连接的时候,就可以计算一次电缆接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7

帖子

2534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34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明白了,谢谢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7

帖子

2534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34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是电缆中间头吧,还有一种叫电缆终端头。都是电缆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07

帖子

2534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34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缆终端头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电缆终端头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和建筑各个领域。
按安装材料分为
热缩电缆终端头和冷缩电缆终端头,
按工作电压分为
1KV电缆头、10KV电缆头、35KV电缆头
按使用条件分为
分为户内电缆终端头和户外电缆终端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9

帖子

2620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20
发表于 2014-6-18 2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3.2摇测电缆绝缘:
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3.3.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3.3.5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3.4焊接地线:
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3.5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3.5.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3.5.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
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
3.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3.6.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6.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3.6.4将作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法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
3.6.5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热应安装齐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5-1-9 09:02 , Processed in 0.0255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