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9|回复: 9

请问梁的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在什么位置啊?

[复制链接]

0

主题

2560

帖子

238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387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搞不清楚受压区与受拉区都在些什么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0

帖子

238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387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aylight在2007-11-8 18:17:00的发言:我搞不清楚受压区与受拉区都在些什么地方...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在梁跨中部,梁的中和轴下部为受拉区域,梁的中和轴上部为受压区域,但是在梁的支座处一般来说梁的上部受拉下部受压,因此,在梁的跨中梁上部的钢筋为受压钢筋,梁下部的钢筋为受拉钢筋,在梁的支座处,梁的上部受拉,梁的下部受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0

帖子

238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387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要真正分析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得经过力学分析计算。梁在不同的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压区和受拉区是不同的,经过不同荷载、作用的组合计算得出弯矩曲线,所有弯矩图组合形成的图形就是弯矩包罗图;梁的配筋是根据梁的弯矩包罗图来进行设计计算的;
2、一般来区分:简支梁的下部钢筋是受拉钢筋,上部钢筋是受压钢筋;
框架梁中间部分(一般按梁跨的1/3考虑)下部拉上部压,支座(一般按刚性支座考虑)范围下部压上部拉;但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如此,在有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下部压上部拉的情况(比如在两个大跨中间夹一个小跨时);
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不一定如此):在同一断面上配筋大的一方受拉,配筋小的一方受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6

帖子

2628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的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在什么位置,由梁的弯距大小判定,弯距大的断面处为受拉钢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6

帖子

2628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的受力分析首先要明确是什么梁
一般情况简支梁中跨的中和线下不受拉
悬臂梁的中和线上不受拉
而外伸梁跨中受拉区在中和线下,两端在中和线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6

帖子

2628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确定梁的形式,是简支梁还是悬臂梁,还是连续多跨的简支梁,根据受力情况弯距图才能准确确定梁的受拉和受压区域,上面已经说的比较详尽,荷载变化比较复杂的,比如地梁就是按照双筋配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76

帖子

2628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28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u-peiqi在2007-11-9 6:55:00的发言:梁的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在什么位置,由梁的弯距大小判定,弯距大的断面处为...此说法完全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5

帖子

26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69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3楼的说法,在此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5

帖子

26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69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清楚,就别上这个网了。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25

帖子

26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69
发表于 2014-6-22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大家多说说自己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4-6-26 17:23 , Processed in 0.0275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