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遇到一些看似简单、或是一些概念性问题,结果却也回答不上来。整理了这些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
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的注意。
二、框架梁和次梁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
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二是当次梁为单跨简支梁时,支座的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范”第10.2.6条的规定(第10.2.6条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
三、基础拉梁与次梁的区别有哪些?
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与次梁相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也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基础拉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也为受拉锚固长度la、基础拉梁的箍筋也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与次梁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的梁底钢筋也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基础拉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基础拉梁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2根(详见“地基规范”第8.5.20条)、箍筋不少于Φ6@200(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第3.12.1-9条)
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将基础拉梁简单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编号为JKL,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而现有的国标平法图集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基础拉梁的构造,如果设计人员想借用平法图集的话,将基础拉梁编号为JL较为合适,同时应在说明中注明JL的配筋构造应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
四、框架柱与独立柱的区别:
从浇筑混凝土的顺序来看 要是在砌墙前浇筑的柱子是框架柱 在砌墙之后浇筑的柱子是独立柱(构造柱)当然也可从用途上分,框架柱主要张承受竖向荷载的 而独立柱主要是连接墙体起抗剪作用 (在地震中表现最为明显)。
五、构造柱和普通柱子什么区别?
构造柱不参与结构计算。一般做法是先砌墙后浇柱。其纵筋及箍筋只需构造配置,不需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而普通柱其纵筋及箍筋需根据计算配置,且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
六、工地为什么要打桩?
房屋即地面以上的建筑群,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如不经处理基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轻则造成房屋裂缝开口,重则造成房屋倒塌.为了保证房屋的安全,地基必须经专业勘察部门勘察,根据上部荷载设计采用何种基础.楼层高的采用深基础处理,象打粧挖桩到深部持力层,或挖到房屋的地下室负标高再打桩(水泥桩,振冲粧)到持力层,楼层低的就直接大开挖或 振冲碎石粧(提前液化基础抗地震效果好),以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满足上部建筑的承载要求。
简单地说就是:当地基浅层土质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时,需要采用深基础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就用桩基础,即打桩。反之则用明挖扩大基础。
七、为什么钢筋要进行搭接?
一般来说,搭接比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成本更低,施工更快,所以只要允许搭接的地方通常都用钢筋搭接。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钢筋受力的连续性和力的可靠传递。
钢筋生产企业为了运输方便,除了盘条钢筋外其他的钢筋都是6m或9m一根供货。盘条钢筋可以很大长度供货,但是现场的二次运输也有长度限制,很难想象将80米长的钢筋从地面运送到20楼。所以在工程中不可避免有搭接或者焊接的地方。
八、塔吊是如何一步一步升起来的?
塔吊的上部(横梁部分以下的位置)有一个比主体部分宽一点的铁架,塔吊的上部是与这个宽铁加相连接的,外侧的宽铁架与主体铁架的四角设有滑道,外面的宽铁架可以在主体铁架上移动,当塔吊在加节的时候,用千斤顶将上面的部分向上顶起,顶到有一节铁架的高度,然后把事先吊上来的一个架节从外面大的铁架框移到中间分离开的位置上,并把这节与下面的主体铁架固定好,这时塔吊就上升了一个节的高度,下次接节时,外面的宽铁架还可以在这个节继续向上滑动,这样一个塔吊就一点一点升起来了。外面的宽铁架比一节铁架要长一些。这样才能进行加节。拆架时与此相反。
塔吊加节多数是在夜间进行,为的是不误工,所以很少有人看到,只是感觉他一天一天在升高,确不知道是怎么升起来的。把下图放大后,上部那比较宽一点的结构,就是用来加节的,那个能移动的部分。
九、为什么有的工地用悬挑式脚手架有的工地用落地式脚手架?
1、假如工程很着急室外回填或者零米以下结构验收,那么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地下室高度和一层高度之和,从1层顶即2层结构面开始搭设悬挑架,架体高18m(其中已经考虑女儿墙高度和护身栏杆高度),这样的好处就是落地架拆除后并经验收后可以直接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和室外回填等步骤,但缺点同样很明显,大量的悬挑梁(一般为16#工字钢或槽钢)一次性投入,还有钢丝绳、U型拉环的一次性投入,其余还有人工费的增加和工期的一定拖延。
2、如果不着急回填的话,建议一次性搭设到顶,总高不过30m,单立杆双排脚手架完全可以实现,可以加快工期,节省劳动力,但是缺点就是钢管扣件投入量过大,使用周期长。
十、安全玻璃是什么玻璃?主要用在哪里呢?
一类经剧烈振动或撞击不破碎,即使破碎也不易伤人的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用于汽车、飞机和特种建筑物的门窗等。
(一) 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二)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玻璃在框架中装配完毕,玻璃的透光部分与玻璃安装材料覆盖的不透光部分的分界线)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
(三)幕墙(全玻幕除外)。
(四)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吊顶。
(五)观光电梯及其外护围。
(六)室内隔断、屏风。
(七)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拦板和中庭内护栏板。
(八)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
(九)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包括1、门玻璃2、安装在门上方的玻璃 3、安装在门两侧的玻璃,其靠近门道开口的竖直边与门道开口的距离小于300mm )。
(十)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
十一、这混凝土的C30代表什么了?
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照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级标准值划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符合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表示,计量单位为MP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共十二个等级。
十二、一级钢筋有没可能是带肋钢筋呢?而二级钢筋可能是光圆钢筋吗?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四级钢是如何分类的?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四) 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外表看上去一样,二级钢和三级钢有什么区别呢?
在建筑行业中,Ⅱ级钢筋和Ⅲ级钢筋是过去(旧标准)的叫法,新标准中Ⅱ级钢筋改称HRB335级钢筋,Ⅲ级钢筋改称HRB400级钢筋。
简单的说,这两种钢筋的相同点是:都属于普通低合金热轧钢筋;都属于带肋钢筋(即通常说的螺纹钢筋);都可以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
不同点主要是:1.钢种不同,(化学成份不同)。HRB335级钢筋是20MnSi(20锰硅);HRB400级钢筋是20MnSiV或20MnSiNb或20MnTi等;2.强度不同,HRB335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00MPa,HRB400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60MPa。3.由于钢筋的化学成份和极限强度的不同,因此在韧性、冷弯、抗疲劳等性能方面也有不同。
两种钢筋的理论重量,在公称直径和长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是一样的。
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对锚固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与钢筋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钢筋的外形有关。告诉你一个公式: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另外,当钢筋为HRB335级和HRB400级其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的修正系数。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大于1的系数。
混凝土中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关于钢筋标号,不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外表上不好区分,尤其是钢号较为接近的,如14与16,6与8,20与22,原因是厂家不同,所生产的钢筋带肋大小不整齐,容易造成视觉混淆,最好还是以钢号区分,再就是卡尺控制,有些地区的钢筋仍在执行老标准,即235为二级钢,开头钢号为2,335为三级钢,开头为3等。
十三、脚手架和踢脚板为什么要刷成黄色和黑色的呢?为什么不刷成红色的呢?
(一).安全色包括四种颜色即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1.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如指令标志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具,交通知识标志等.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2.对比色
对比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而黑,比两色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集合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等。
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及隔离墩.
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黄色更为醒目,表示要特别注意.用于起重钓钩,剪板机压紧装置,冲床滑块等.
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醒目,用于指示方向,多为交通指导性导向标.
(二).安全线的使用
工矿企业中用以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 的分界线.厂房内安全通道的表示线,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都是常见的安全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全线使用白色,宽度不小于60mm.在生产过程中,有了安全线的标示,我们就能区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有利于我们对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的认识和判断.
(三).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的作用.当然,安全标志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
1.安全标志类型
安全标志分为景致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2.安全标志的含义
禁止标志的含义四禁止人们不 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做事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兰色.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十四、底板卷材防水分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什么叫“外防外贴法”?什么叫“外防内贴法”?
地下工程卷材的铺贴方法,按其保护墙施工先后顺序及卷材铺设位置,可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两种,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外防外贴法是先在垫层上铺贴底层卷材,四周留出接头,待底板混凝土和立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
“外防外贴法”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①浇筑防水结构底板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上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抹平压光。
②然后在底板垫层上砌永久性保护墙,保护墙的高度为B (200~500mm)(B为底板厚度),墙下平铺油毡条一层。
③在永久性保护墙上砌临时性保护墙,保护墙的高度为150×(油毡层数 1)。临时性保护墙应用石灰砂浆砌筑。
④在永久性保护墙上和垫层上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转角要抹成圆弧形。在临时性保护墙上抹石灰砂浆做找平层,并刷石灰浆。若用模板代替临时性保护墙,应在其上涂刷隔离剂。
⑤保护墙找平层基本干燥后,满涂冷底子油一道,但临时性保护墙不涂冷底子油。
⑥ 在垫层及永久性保护墙在铺贴卷材防水层,转角处加贴卷材附加层,铺贴时应先底面、后立面,四周接头甩槎部位应交叉搭接,并贴于保护墙上,从垫层折向立面的卷材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用胶结材料紧密贴严,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接触部位)应分层临时固定在该墙(或模板)上。
⑦油毡铺贴完毕,在底板垫层和永久性保护墙卷材面上抹热沥青或玛碲脂,并趁热撒上干净的热砂,冷却后在垫层,永久性保护墙和临时性保护墙上抹1∶3水泥砂浆,作为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
⑧浇筑防水结构的混凝土底板和墙身混凝土时,保护墙作为墙体外侧的模板。
⑨防水结构混凝土浇筑完工并检查验收后,拆除临时保护墙,清理出甩槎接头的卷材,如有破损应进行修补后,再依次分层铺贴防水结构外表面的防水卷材。此处卷材可错槎接缝,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应小于150mm,接缝处加盖条。
⑩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毕,立即进行渗漏检验,有渗漏立即修补,无渗漏时砌永久性保护墙,永久性保护墙每隔5~6m及转角处应留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用油毡或沥青麻丝填塞。保护墙与卷材防水层之间缝隙,随砌砖随用1∶3水泥砂浆填满。
保护墙施工完毕,随即回填土。
“外防内贴法”是地下工程卷材铺贴的方法之一。“外防内贴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垫导,在垫层上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好,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将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垫层和永久性保护墙上的一种卷材施工方法。
“外防内贴法”施工工顺序如下:
①做混凝土填层,如保护墙较高,可采取加大永久性保护墙下垫层厚度的做法,必要时可配置加强钢筋。
②在混凝土垫层上砌永久性保护墙,保护墙厚度采用一砖墙,其下干铺油毡一层。
③保护墙砌好后,在垫层和保护墙表面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阴阳角处应抹成钝角或圆角。
④找平层干燥后,刷冷底子油1~2遍,冷底子油干燥后,将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保护墙和垫层上,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转角,后大面。
⑤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毕,及时做好保护层,平面上可浇一层30~50mm的细石混凝土或抹一层1∶3水泥砂浆,立面保护层可在卷材表面一道沥青胶结料,趁热撒一层热砂,冷却后再在其表面抹一层1∶3水泥砂浆保护层,并搓成麻面,以利于与混凝土墙体的黏结。
⑥浇筑防水结构的底板和墙体混凝土。
⑦回填土。
十五、短肢剪力墙、异形柱、壁式框架三者有何区别?
要想了解第一个和第三个的区别,必须先了解剪力墙的分类。
1。根据整体性系数来区别剪力墙的种类。
a>=10, In/I<=kesi,为整体小开口墙,它的整体性很强,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墙肢不出现反弯点,变形以弯曲型为主;
a<10, In/I<=kesi,为联肢墙,它的整体性不很强,墙肢不出现和很少出现反弯点,变形仍以弯曲型为主;
a>=10, In/I>kesi,为壁式框架,它的整体性虽然很强,但在多数楼层的墙肢出现反弯点,变形以剪切型为主,受力性能接近于框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指出: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墙厚不小于200mm。
2。中间第二名词与其它两个不属于同一类。异形柱是指具有不规则截面的柱。如L形,T形柱等等,不同于常见的矩形、方形和圆形截面的柱。这些柱多数在受力性能不及常见截面柱的合理,但是与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美学结合的较好。所以现在应用越来越普遍。
3。异形柱的设计要比常见截面的柱设计要复杂一些。例如偏压构件,矩形截面的受压区总是矩形,内力臂较大,而对于异性柱,受压区图形通常比较复杂,可能三角形,也可能是多边形,手算和分析起来比较费劲,比如如何大小偏压的界限,极限承载力如何计算?难度大于一般截面柱。
其次,对于受压呈多边形分布的截面,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力过于集中,一旦达到受压强度,破坏区域往内渗透得过快,不利于外边缘的混凝土纤维经历下降段,从而影响整个截面和构件的延性问题。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构件,在规范不建议采用异形柱。
|
混凝土, 结构, 基础, 高层, 建筑, 建筑工程, 标准, 规范, 资料, 地下室, 防水, 安装, 沥青, 计算, 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