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1|回复: 15

给水管网的埋深问题,你怎么考虑?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08

帖子

2642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42
QQ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前辈,市政给水管网敷设时,一般考虑多大的管顶覆土,或者一般埋多深?看到07MS101图集中不同管径的管道选用的阀门井、排气井等所注的管顶覆土都较深,一般覆土都在1.2~1.5m,请教各位前辈一般是怎么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8

帖子

2642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42
QQ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给水为新建管道,如果不考虑冰冻深度,给水管网当然是按照最小覆土0.7m埋设土方量最小,但埋浅了有个问题就是做阀门井、排气井的时候按照图集所要求的覆土都要加大,要保证检修室的高度,所以就会出现设置阀门的地方管道都要加深,阀门前后就都需要做排泥井,如果给水管道按照全线按照图集的覆土敷设,又觉得太深了,如果其他市政管线比如电力、燃气、通信、雨污水同步新建,考虑管道综合,会导致其他管线的加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8

帖子

2642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42
QQ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地区按冻土深度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帖子

269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99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覆土厚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冰冻线深度、最小覆土厚度、前段支管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帖子

269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99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主要考虑当地的冻土深度以及管子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帖子

269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99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水管一般都是压力管了,一般覆土管顶以上80cm,设计要大于这个数,实际施工时80cm足够了挖深了太浪费了,你懂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0

帖子

269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99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水管道最小覆土:车行道下0.7米,人行道下0.6米在市政管网中,根据新建让现状,有压让无压,支管让干管,小管让大管等原则,设计给水管线的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38

帖子

2483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83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道覆土的依据主要是抗浮计算:要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下设计,北方地区因地下水较少,覆土深度在0.7-1.0米即可;地下水较多的地段,一般取覆土1.5米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38

帖子

2483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83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第7.3.1条规定: 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情况、外部荷载、管材性能、抗浮要求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
第7.3.1条条文说明: 关于管道埋设深度及有关规定。
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应在冰冻线以下,管道浅埋时应进行热力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26

帖子

2652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52
发表于 2014-5-17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1米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4-12-29 09:53 , Processed in 0.0286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