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2|回复: 9

怎样分辨单向板和双向板?

[复制链接]

0

主题

2801

帖子

3430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3430
发表于 2014-6-21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中怎样分辨主梁和次梁?
双向板中怎样分辨主梁和次梁?
在一般的建筑中梁一定要分为主梁和次梁吗?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1

帖子

3430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3430
发表于 2014-6-21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区分单向板和双向板?
两跨计算跨度比大于2的板
单向板中怎样分辨主梁和次梁?
一般来说平行于短跨的梁是主梁
双向板中怎样分辨主梁和次梁?
这个要看情况
在一般的建筑中梁一定要分为主梁和次梁吗?
不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71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717
发表于 2014-6-21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翔宇789 专家解释得很正确,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梁和次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71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717
发表于 2014-6-21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unheren在2007-8-3 8:28:00的发言:翔宇789 专家解释得很正确,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梁和次梁的。...井字梁中的现浇板都为双向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71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717
发表于 2014-6-21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两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3)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7

帖子

24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69
发表于 2014-6-21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jfwfx在2007-9-28 15:04:00的发言: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正确,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7

帖子

24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69
发表于 2014-6-21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双向板居多,记得规范是长宽比大于2按照单向板计算,另外双向受力板钢筋必须全部绑扎,单向受力板除了板边钢筋外可以梅花绑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7

帖子

24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69
发表于 2014-6-21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看看房构书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7

帖子

2469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469
发表于 2014-6-21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跨计算跨度比小于2的板,如果只有两对边支承,而不是四边支承,也是单向板。而对于四边支承的板,严格意义上都是双向受力,只是计算时为了简化,区分为单、双向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11

帖子

2617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617
发表于 2014-6-21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梁一般截面大,配筋多,而次梁则反之,截面小,配筋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4-12-23 14:20 , Processed in 0.0282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