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BIM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请加微信xycost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9|回复: 0

一篇文笔很流畅的文章——我对面的地铁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09

帖子

2538

积分

论坛游侠

Rank: 1

积分
2538
发表于 2008-8-14 1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篇文笔很流畅的文章——我对面的地铁
我对面的地铁

我对面的地铁



(2003-06-27 11:42:25)

  真诚面对真诚,收获总在不远的日子。

  记不起是谁的诗歌中的一句了。积酝几天之后,我越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写地铁和地铁中的几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手放在键盘上,无端得就想起这个句子。

  第一个是一个老人,坐在西直门地铁入口下部的台阶上。老人的背很驼了,象是一座拱形的桥,眼神木木的,盯着站在他前方的人的鞋,面庞上没有悲凄深沉从容,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和安详。我转过到老人的面前,站到那群张着嘴,一脸悲悯的人中间。老人手中扶着一根棍,很光滑,看样子拿了很长的时间了。棍上挂着一个白纸黑字的纸板,那些字我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大意我还记得:老人是一个老八路,解放以后,因为某种原因(也许是政治的也许是生活的也许是经济的..),被交管系统牵制了40多年,也申诉了40年,然而(中国人文字中的然而总是带有某种不太希望的预期),倾家荡产之后,仍然没有一个结果。而老人现在则为了基本的生活费用,每天守候在地铁的繁华区,一边无言的申诉,一面温候良心的施舍。

  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和雪一样。他的后背上甚至有斑驳的折射进来的阳光。站在他的对面,无由的想起《沉思者》那个塑雕,那个支着下颚沉思的人和这个微微低垂脑袋的老人何其相似?可是,他们思考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他的姿势,是一段依附在地铁台阶上的文字,袒露一种无法言诉的过去。

  地铁,已经成为一张鲜活的报纸,立体感更强了。这张报纸上,记载很多的故事。这个老人,我想他应该是地铁这张报纸上,一篇精深的文字,一段需要挖掘后才能直达内心的昭示文字。离开之后,我才佩服老人的睿智:阅读所有平面文字的感觉,远没有自己亲临深刻。而他将自己作为一段文字,放在地铁那个显眼的位置,或许会刺痛很多没有麻木的心。

  我们都会老去,地铁不是我们年老时候的一个归宿。地铁,应该是物质文明前进的一个见证,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一扇展现真实生活的窗口。而今天的这个窗口,我看见的一切,刺痛了我。我弯腰给了2元钱,匆匆的走了。我怕看见自己的麻木。

  地铁中,人群喧哗如潮。

  第二个是个年轻人,在复兴门倒地铁的时候看到的,在狭长的地铁通道内,庞如无人的唱着自编的歌曲,委婉曲折,即便是轻声的呼唤,也在通道内激起悠长的回响。

  其实,这样的歌手,在北京的地铁中屡见不鲜。但是,他坐在那里沉浸在音乐中的神情一下子吸引了我。歌手的头发很长,遮住他秀美的脸庞,他的吉他也很老了,看得见头上缠着的厚厚的胶布,已经被磨得黑乎乎的。他的脚前,放了一个小铁罐,里面已经放满了毛毛角角,币额不等,甚至还有几个一元的硬币,滚到离铁罐半米远的地方,在灰白的地板上,孤零零的闪着青色的光。

  地铁的两边贴满风情万种的宣传招贴,那些没有生命的美女、帅哥一定在认真的听这悠扬的歌声吧,要不,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我隔着三米远的地方,看着他陶醉的神情,想起他这种爱好能够养活自己,真是幸福的事情。因为无聊的追逐,很多人丧失在生活中的情趣和爱好,辗转于工作、人民币和虚名之间,很多人美且名曰:责任心。也许,从出生开始,人类就不能摆脱所谓的责任的困扰,在中国这么多年“耻”的文化的诱导下,我们习惯了对集体、群体负责,或略自己的性情所在,而将责任奉为天条。从上古得“知其不可而为之”到孙先生得博爱,我们在责任的监视下,就如膳板上的鱼,跳来跳去,缺水而亡。当然,西方“罪”的文化,自救的文化,在今天的国内,也得到推广和说教,其中不乏有感染力、说服力的精髓所在。但是,水多了,龙蛇混杂,也会乌烟瘴气。比如今天的网络文学,鼓吹个性的同时,没有意识到自救的重要性,从而最终囚于语言的牢笼。没有责任,也没有明天。我相信这个年轻人收到西方这种文化的熏陶的,因为他偶尔掠起的眼神,泄漏了这一切。我更相信他是一条勤奋的鱼,有人格和艺术尊严的鱼。


  可是,我依然很羡慕这个年轻人。因为,他可以肆无忌弹的唱歌,他的歌声为他赚取存身的人民币,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能够养活自己,此生还有更多的苛求么?

  女友上前给灌子中放钱,我不知道是多少。转过地铁的拐角,还能听见他悠扬的歌声。远处,地铁呼啸而来,按照既定的方向。

  最后看到的是一个10多岁的女孩子,在西单地铁。

  女孩子坐在一个20*20的音像上,拉着二胡,《二泉映月》,那种凄凉的胡弦声一下子吸引了我。孩子的四周围了很多人,待到前面的人散去,我看到孩子的面前有一张白纸,上面具体的文字我同样忘记了,但是大意我依然记得:孩子喜欢二胡,但是家中的经济负担很重,无法供养她学琴。于是,她自己出来,摆了这个摊子,希望能够得到行人的捐助。

  孩子穿得很朴素,看得出衣服是从地摊上买的那种,但是洗得很干净。她盯着自己的脚尖,睁着眼睛拉二胡。我相信,如果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艺人,拉二胡的话,肯定会闭上眼,摇晃着头脑,沉浸在音符的跳跃中。但是孩子没有,她倔强的盯着自己的脚。我相信,这是她的一种质朴,也是她没有心机、城府的体现。陆续的,很多人,在孩子脚下的钱罐中丢下钱。我也上前,丢下了一元。

  我明显看到孩子的眼角挑了起来,看了我一眼。我的心头一下子火辣辣的,象是被滚烫的烙铁烫了一下:孩子的眼睛中充满天真的询问,没有责怪和惊奇,只有一丝淡淡的欣喜。一元,在那堆钱币重是份额最小的一个,它的周边爬满了五元、十元。我一下子觉得那个一元那样的刺眼,心中内疚起来,后悔自己没有将口袋中的20元放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BIM ( 琼ICP备14001050号-1 )

GMT+8, 2024-12-23 05:04 , Processed in 0.0259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